唐诗宋词
作者
全唐诗
全宋词
全宋诗
论语
诗经
查询
全唐诗作者朱慶餘介绍
作者:朱慶餘
类别:全唐诗
简介:朱慶餘,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人。受知於張籍,登寶曆進士第。詩二卷。
词条更新时间:2025-05-10
在唐诗中,朱慶餘的作品有
上張水部-
出入門闌久,兒童亦有情。
題娥皇廟-
娥皇揮涕處,東望九疑天。
題錢宇別墅-
林居向晚饒清景,惜去非關戀酒桮。
送陳摽-
滿酌勸童僕,好隨郎馬蹄。
發鳳翔後塗中懷田少府-
識君春未半,意欲住經秋。
與賈島顧非熊無可上人-
莫厭通宵坐,貧中會聚難。
韓協律相送精舍讀書四-
白鶴西山別,更看上去船。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逍遙人事外,杖屨入杉蘿。
秋宵讌別盧侍御-
風亭弦管絕,玉漏一聲新。
將之上京留別淮南書記-
半似無名位,門當靜處開。
酬蕭員外見寄-
麥風吹雨正徘徊,忽報書從郡閤來。
湖中閑夜遣興-
釣艇同琴酒,良宵背水濱。
閑居即事-
深嶂多幽景,閑居野興清。
贈江夏盧使君-
詩人中最屈,無與使君儔。
杭州送蕭寶校書-
馬識青山路,人隨白浪船。
送僧遊溫州-
夏滿隨所適,江湖非繫緣。
贈律師院-
粉壁通蓮徑,扁舟到不迷。
旅中秋月有懷-
久客未還鄉,中秋倍可傷。
送友人赴舉-
世路□□久,嗟君進取身。
廢宅花-
數樹荒庭上,芬芳映綠苔。
塗中感懷-
世上名利牽,塗中意慘然。
都門晚望-
綠槐花墮御溝邊,步出都門雨後天。
觀濤-
木落霜飛天地清,空江百里見潮生。
宿道士觀-
堂閉僊人影,空壇月露初。
送李侍御入蕃-
遠使隨雙節,新官屬外臺。
送韓校書赴江西幕-
從軍五湖外,終是稱詩人。
與石晝秀才過普照寺-
問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題薔薇花-
四面垂條密,浮陰入夏清。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閑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留情清景宴,朝罷有餘閑。
自蕭關望臨洮-
玉關西路出臨洮,風卷邊沙入馬毛。
種花-
憶昔兩京官道上,可憐桃李晝陰垂。
早發廬江塗中遇雪寄李-
蘆葦聲多雁滿陂,濕雲連野見山稀。
登望雲亭招友-
日日恐無雲可望,不辭逐靜望來頻。
自述-
詩人甘寂寞,居處遍蒼苔。
省試晦日與同志昆明池-
故人同泛處,遠色望中明。
河亭-
孤亭臨絕岸,猨鳥識幽蹊。
送石協律歸吳興別業-
識來無定居,此去復何如。
送祝秀才歸衢州-
舊隱縠溪上,憶歸年已深。
別李侍御後亭夜坐却寄-
已作亭下別,未忘燈下情。
賀張水部員外拜命-
省中官最美,無似水曹郎。
鏡湖西島言事-
慵拙幸便荒僻地,縱聞猨鳥亦何愁。
陪江州李使君重陽宴百-
閑攜九日酒,共到百花亭。
雪夜與真上人宿韓協律-
斜雪微霑砌,空堂夜語清。
送顧非熊下第歸-
但取詩名遠,寧論下第頻。
看濤-
不知來遠近,但見白峨峨。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門巷唯苔蘚,誰言不稱貧。
送李餘及第歸蜀-
從得高科名轉盛,亦言歸去滿城知。
贈韓協律-
永日微吟在竹前,骨清唯愛漱寒泉。
送浙東陸中丞-
坐將文教鎮藩維,花滿東南聖主知。
題開元寺-
西入山門十里程,粉牆書字甚分明。
塞下感懷-
塞下閑爲客,鄉心豈易安。
贈道者-
獨住神仙境,門當瀑布開。
尋賈島所居-
求閑身未得,此日到京東。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風物已蕭颯,晚煙生霽容。
上翰林蔣防舍人-
清重可過知內制,從前禮絕外庭人。
送僧往台嶽-
五城初罷講,海上憶閑行。
送羅先輩書記歸後却還-
同是越人從小別,忽歸鄉里見皆驚。
十六夜月-
昨夜忽已過,冰輪始覺虧。
行路難-
世事澆浮後,艱難向此生。
閑居冬末寄友人-
短亭分袂後,倚檻思偏孤。
贈至寂禪師-
處世唯披衲,禪門幾歲寒。
留別盧玄休歸荆門-
江邊離別心,言罷各霑襟。
采蓮-
隔煙花草遠濛濛,恨箇來時路不同。
送劉思復南河從軍-
七千里別寧無恨,且貴從軍樂事多。
鳳翔西池與賈島納涼-
四面無炎氣,清池闊復深。
震爲蒼筤竹-
爲擢東方秀,修然異衆筠。
題毗陵上人院-
院深終日靜,落葉覆秋蟲。
望蕭關-
漸見風沙暗,蕭關欲到時。
題任處士幽居-
惜與幽人別,停舟對草堂。
送僧往太原謁李司空-
已共鄰房別,應無更住心。
將之上京別淮南書記李-
心地偶相見,語多爲別難。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深齋嘗獨處,詎肯厭秋聲。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捲簾天色靜,近瀨覺衣單。
過舊宅-
古巷戟門誰舊宅,早曾聞說屬官家。
劉補闕西亭晚宴-
蟲聲已盡菊花乾,共立松陰向晚寒。
夢謝亭-
夢後何人見,孤亭似舊時。
酬于訢校書見貽-
能□得從軍,清嬴□□□。
過孟浩然舊居-
命合終山水,才非不稱時。
和處州韋使君新開南溪-
地里光圖讖,樵人共說深。
送浙東周判官-
久聞從事滄江外,誰謂無官已白頭。
望早日-
窗下聞雞後,蒼茫映遠林。
送人下第歸-
獨立身難達,新春與志違。
送張景宣下第東歸-
歸省值花時,閑吟落第詩。
題胡氏溪亭-
亭與溪相近,無時不有風。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竹逕通鄰圃,清深稱獨遊。
送長安羅少府-
科名再得年猶少,今日休官更覺賢。
送吳秀才之山西-
澤潞西邊路,蘭橈北去人。
送虛上人遊天台-
青冥通去路,誰見獨隨緣。
孔尚書致仕因而有寄贈-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閑。
登玄都閣-
野色晴宜上閣看,樹陰遙映御溝寒。
送璧州劉使君-
王府登朝後,巴鄉典郡新。
送崔秀才遊江陵-
樽前荆楚客,雲外思縈迴。
惆悵詩-
夢裏分明入漢宮,覺來燈背錦屏空。
夏日題武功姚主簿-
亭午無公事,垂簾樹色間。
送韋繇校書赴浙東幕-
丞相辟書新,秋關獨去人。
題寄王秘書-
唯求買藥價,此外更無機。
贈道者-
自識來清瘦,尋常語論真。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誰言高靜意,不異在衡茅。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
蒼翠經宵在,園廬景自深。
送崔約下第歸淮南覲省-
遠憶拜親留不住,出門行計與誰同。
同盧校書遊新興寺-
山深雲景別,有寺亦堪過。
吳興新隄-
春隄一望思無涯,樹勢還同水勢斜。
夏日訪貞上人院-
炎夏尋靈境,高僧澹蕩中。
長城-
秦帝防胡虜,關心倍可嗟。
贈鳳翔柳司錄-
杏園北寺題名日,數到如今四十年。
送于中丞入蕃冊立-
上馬生邊思,戎裝別衆僚。
送淮陰丁明府-
之官未入境,已有愛人心。
過蘇州曉上人院-
夏滿律當清,無中景自生。
與真上人一二禪師題玢-
杖屨相隨任處便,不唯空寄上方眠。
寄劉少府-
唯愛圖書兼古器,在官猶自未離貧。
送竇秀才-
江南才子日紛紛,少有篇章得似君。
送饒州張使君-
白頭爲郡清秋別,山水南行豈覺賒。
早梅-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
長安春日野中-
青春思楚地,閑步出秦城。
送韋校書佐靈州幕-
共知行處樂,猶惜此時分。
題青龍寺-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題崔駙馬林亭-
選居幽近御街東,易得詩人聚會同。
送僧-
客行皆有爲,師去是閑遊。
榜曲-
荷花明滅水煙空,惆悵來時徑不同。
重過惟貞上人院-
老去唯求靜,都忘外學名。
送元處士遊天台-
青冥路口絕人行,獨與僧期上赤城。
送馬秀才-
清貌不識睡,見來嘗苦吟。
過耶溪-
春溪繚繞出無窮,兩岸桃花正好風。
尋古觀-
僊觀曾過知不遠,花藏石室杳難尋。
旅中過重陽-
一歲重陽至,羈遊在異鄉。
送盛長史-
莫辭東路遠,此別豈閑行。
題僊遊寺-
石抱龍堂蘚石乾,山遮白日寺門寒。
羽林郎-
紫髯年少奉恩初,直閤將軍盡不如。
歸故園-
桑柘駢闐數畝間,門前五柳正堪攀。
台州鄭員外郡齋雙鶴-
丹頂分明音響別,況聞來處隔雲濤。
林下招胡長官-
語低清貌似休糧,稱著朱衣入草堂。
春日旅次-
林中鶯又囀,爲客恨因循。
舜井-
碧甃磷磷不記年,青蘿鎖在小山顛。
塞下曲-
萬里去長征,連年慣野營。
送滕庶子致仕歸江南-
常懷獨往意,此日去朝簪。
中秋月-
自古分功定,唯應缺又盈。
宿江館-
江館迢遙處,知音信漸賒。
杭州盧錄事山亭-
山色滿公署,到來詩景饒。
敘吟-
雅道辛勤久,潛疑鬢雪侵。
酬李躔侍御-
此去非關興,君行不當遊。
贈陳逸人-
樂道辭榮祿,安居桂水東。
宿山居-
山店燈前客,醻身未有媒。
湖州韓使君置宴-
老大成名仍足病,縱聽絲竹也無歡。
題王丘長史宅-
更無人吏在門前,不似居官似學僊。
送崔拾遺赴闕-
清貌淩寒玉,朝來拜拾遺。
尋僧-
吟背春城出草遲,天晴紫閣赴僧期。
啄木兒-
丁丁向晚急還稀,啄遍庭槐未肯歸。
送品上人入秦-
獨去何人見,林塘共寂寥。
上翰林李舍人-
記得早年曾拜識,便憐孤進賞文章。
寄友人-
當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山居-
歸來青壁下,又見滿籬霜。
送僧遊縉雲-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緣。
宿陳處士書齋-
結茅當此地,下馬見高情。
望九疑-
浮生猶役役,未得便尋真。
逢山人-
星月相逢現此身,自然無跡又無塵。
南嶺路-
越嶺向南風景異,人人傳說到京城。
公子行-
閑從結客冶遊時,忘却紅樓薄暮期。
酬李處士見贈-
干上非無援,才多却累身。
送邵州林使君-
軒車此去也逢時,地近湘南頗入詩。
上宣州沈大夫-
科名繼世古來稀,高步何年下紫微。
題章正字道正新居-
獨在御樓南畔住,生涯還似舊時貧。
和處州嚴郎中遊南溪-
四望非人境,從前洞穴深。
上江州李史君-
起家聲望重,自古更誰過。
上汴州令狐相公-
罷相恩猶在,那容處靜司。
南湖-
湖上微風小檻涼,翻翻菱荇滿迴塘。
夏末留別洞庭知己-
清秋時節近,分袂獨淒然。
鄂渚送白舍人赴杭州-
豈知鸚鵡洲邊路,得見鳳皇池上人。
泛溪-
曲渚迴花舫,生衣臥向風。
過洞庭-
帆挂狂風起,茫茫既往時。
與龐復言攜酒望洞庭-
南湖春色通平遠,貪記詩情忘酒桮。
送惠雅上人西遊-
五湖僧獨往,此去與誰期。
哭胡遇-
尋僧昨日尚相隨,忽見緋幡意可知。
商州王中丞留喫枳殼-
方物就中名最遠,只應愈疾味偏佳。
送唐中丞開淘西湖夏日-
萍岸新淘見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遙。
近試上張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宮詞-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並立瓊軒。
同友人看花-
尋花不問春深淺,縱是殘紅也入詩。
唐诗宋词
全唐诗
全宋词
全宋诗
论语
诗经
唐诗宋词作者大全
题材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