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2 - 大同年鉴(2020)
P. 342
生态保护
数202 个,声平均等效声级 50.6 分贝, 断面,除壶流河洗马庄断面国家认定
环境质量 点位覆盖面积 32.32 平方千米,昼间 断流外,都达到“十三五”规划要求,
等效声级二级;交通环境噪声监测工 消除劣 V 类断面,在全国地级及以上
作,监测 74 个监测点,路段总长度 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中
【大气环境】 2019 年,大同市环 58.54 千米,道路噪声平均等效声级 排到水环境质量改善前 14 名。特别
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 4.97;二级 67.4 分贝,噪声强度一级;城市功能 是御河利仁皂和桑干河固定桥两个国
以上优良天数 318 天,空气质量优良 区环境噪声监测工作,特殊住宅区, 考断面水质均由上年同期的劣 V 类改
率 87.1%;重污染天数 2 天,占 0.55%。 居民文教区,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 善至 IV 类,提升两个水质类别。
与上年相比,综合指数上升 7.1%; 工业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昼夜等效 年内,大同市对 7 条主要河流上
优良天数增加 5 天,优良比例增加 1.3
生态保护 声级分别是 54.7、59.6、60.3、61.4、 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逐
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减少 1 天。全
64.6 分贝。 (王瑾瑶) 个排查 110 个入河排污口,有针对性
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SO 2 )、二氧
地开展截污纳管,排查整改管网雨污
化氮(NO 2 )、可吸入颗粒物(PM 10 )、
【辐射环境】 2019 年,大同市有 合流点位 373 处,建设管网 200 余千
细颗粒物(PM 2.5 )年均浓度分别是 30
104 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全部领取辐射 米,并取缔散乱污企业 59 家,在 58
微克 / 立方米、34 微克 / 立方米、73
安全许可证,其中涉源单位 26 家, 个沿河排水企业和 14 座城镇污水处
微克 / 立方米、32 微克 / 立方米,一
108 枚放射源。射线装置使用单位 78 理厂实施具体整治方案。通过提标改
氧化碳(CO)和臭氧(O 3 )百分位数
家,296 台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 造,许多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地表水
平均浓度分别是 3.0 毫克 / 立方米和
使用全年无事故。全市有辐射环境国 Ⅳ类,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在流域面
147 微克 / 立方米。与上年相比,SO 2
控点 1 个,监测结果表明,全市辐射 积 50 平方千米的 106 条河流上确定
年均浓度上升 7.1%、NO 2 年均浓度
环境质量状况处于正常水平。 1541 名市县乡三级河长,并加强与周
上升 25.9%、PM 10 年均浓度上升 4.3%、
(王瑾瑶) 边省市的联防联治。在具体项目实施
PM 2.5 年均浓度上升 3.2%,CO 百分位
【自然生态环境】 2019 年,大同 上,围绕消除劣 V 类断面这“1”个
数平均浓度上升 3.4%、O 3 百分位数
市左云县、天镇县、广灵县开展河流 目标,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
平均浓度上升 5%。 (王瑾瑶)
湖库和生态遥感监测,左云县、天镇 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建投
县、广灵县 3 个县的 9 个村庄开展农 公司“5”个牵头单位推动相关县(区)
【水环境】 2019 年,大同市地表
村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源地和土 落实“10”项重点工作任务的 100 个
水监测的 12 个断面中,洗马庄断面
壤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大同市农 具体项目,建立起“1510”水污染防
全年断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
村环境空气总体达标率 33.3%,主要 治工作机制。以大同市 7 个国考断面
16.67%,Ⅳ类水质断面比例 50%,
Ⅴ类水质断面比例 25%,劣Ⅴ类水质 污染物为颗粒物(PM 10 和 PM 2.5 )。 为重点,推进责任网格化、项目清单
断面比例 0%。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达标率 化、问题台账化和厂内企业治、厂外
水源地总体水质达标率 100%,与上 100%。上述 3 县 9 个村的 45 个土壤 政府治、流域协同治“三化三治”工作,
年相比持平。监测地下水基础井25眼, 监测点位全部达标。 (王瑾瑶) 制定完善“一河一策”“一断面一方
地下水总体水质为较好,与上年相比 案”“一指标一措施”举措,实施源
水质基本稳定。 (王瑾瑶) 【大同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全国前 头、过程、结果综合治理,在建设“大
14 名】 2019 年 12 月 3 日,全国重 同清”上下功夫,用一系列水污染防
【声环境】 2019 年,大同市开展城 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会商 治工作实践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工作,有效测点 电视电话会召开。大同 7 个国家考核 银山”理念。 (悠 菊)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