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大同年鉴(2020)
P. 59
特 载
黄花变成致富花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是全国黄花主要生产基地。全 这儿一进 7 月常是连阴雨,摘下的黄花全烂,就算有大
区种植 17 万亩黄花,9 万亩进入盛产期,年产值达 7 亿元, 晴天,也没那么多场地去晾晒。
农民人均增收 5000 元。今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 从 2016 年开始,大同市开始动员有基础和条件的村
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为啥云州黄花让总 发展黄花产业,村村都依托支部建合作社,村干部带头
书记都惦念着? 领着大伙儿种黄花。
云州区黄花种植户杨旗对记者娓娓道来: 市里还出台 10 项扶持政策,每项都是对症去病的“金
都说“种黄花就像种黄金”,为啥?种 1 亩黄花等 针”。怕天旱,打机井、搞喷灌;怕虫灾,帮俺们上保险;
于种 10 亩玉米。你说这满地黄花可不就是满地金针? 周期长见效慢,一亩地补贴 500 元,贫困户还多补 500 元;
俺们云州光照足、温差大,火山岩土壤富锌富硒, 采摘期缺劳力,帮着联系采摘工,动员全市机关干部帮忙;
适合种黄花。可多少年来种黄花的并不多,大部分农户 怕没地方晾晒,扩建硬化场地、建冷库、田间地头安装
还是种点玉米、打打零工,一年到头也就刨闹个吃穿, 烘干设备,到了集中晾晒期,还把学校操场、机关单位
住的还是土窑洞。 的停车场都给腾了出来。还帮拓市场、建产业链。俺们
土里有“黄金”,俺们为啥不敢挖?五怕呀:一怕 现在是“不愁种、不愁摘、不愁晒、不愁卖,天灾来了
天旱,二怕虫害,三怕头三年没收成,四怕雨涝晒不干, 也不怕”。
五怕缺劳力采摘难。 这几年,种黄花的农户越来越多。俺带着 108 户村
黄花是一年种、二年管、三年见效,第四年开始盛 民流转了 500 多亩土地,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
产,可头两年一点收成都没有,一家人的生计等不及呀。 平均每户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块。以前是蹬着三轮走村串
8 年前村里有人试着种黄花,一亩 300 元流转了村民的地, 户收黄花,现在三轮换成了面包车,光俺们村就有 30 多 特
第三年头上实在出不起流转费了,村民们就把地要回了。 台呢。 载
眼看再有两个月就到收获季了,黄花都被拔光种了玉米。 最让人激动的是 5 月 11 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
结果那年,一斤黄花卖到二十九块五。 黄花地里,嘱咐大家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
不是俺们胆子小,实在是输不起。光是摘黄花,就 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
能愁死人。黄花得趁还没开时就赶紧摘,就靠夜里那几 富花”。现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啦!
个钟头,太阳出来花一开,就卖不上好价钱了,所以特 (2020 年 7 月 3 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文章
别耗人工,家里一两口人的根本不敢种。再一个,俺们 人民日报记者 胡健 )
▲云州区黄花种植基地 (李雪琴 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