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5 - 大同年鉴(2020)
P. 575
附 录
的咨情报告 92 份。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推 人数 839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1.3%,旅游总收入 762 亿元,
介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 95 项,对接落地的煤制烯烃技术、 同比增长 22.7%,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投入 12
零排放煤化工示范、石墨电极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碳纤 亿元推动乡村振兴,下大气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
维供热技术产品、生物质分级生产新材料及液体燃料、 业集群,以黄芪、黄花为代表的农业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
无胶无醛环保型生物质板材 6 大科技成果正在推进转化应 到 185 户,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 116 亿元,同比增长
用。科创园启迪能源集团对全市煤矿废弃巷道进行了考察, 8.3%。打造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 10 万亩,雁门关农牧交
并与同煤集团关闭矿井云冈矿共同开工建设了煤矿废弃巷 错带标杆园区 10 个、标杆养殖场 100 个。“大同好粮”
道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低温核能供暖等成果正在推进转化 线上线下销售突破 5000 万元。投资 27 亿元开展农村人居
应用。应疫情防控需要,太赫兹(产业)国家研究院迅速 环境整治,创建示范村 200 个、整治村 791 个、卫生示范
与大同快安公司合作,将太赫兹技术应用转化到测温安检 乡村 42 个,新(改、扩)建污水管网 131.28 公里、处理
门产品的生产中,并实现了批量生产。组织全市 260 家规 设施 21 个,完成农村厕所改造 7413 座,灵丘县和广灵涧
模工业企业分三批赴中关村智造大街,在大同企业离岸创 西、浑源宝峰寨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示范村,
新孵化基地北京工作站进行创新项目对接,就企业急需攻 农业发展潜力、农村村容村貌、农民精神面貌实现质的提
关的 153 项技术课题,与中关村智造大街创新研究院进行 升,为脱贫攻坚、小康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了点对点对接,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 4. 补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脱贫攻坚实现决战决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12 家企业入驻大同企业离岸创新 胜。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 项存在差距的指标,下大气
孵化基地北京工作站,全面打通了科技研发、中试转化、 力强弱项补短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用心用情用力
规模生产的链接通道。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大同分所 推进精准扶贫,天镇、广灵、浑源 3 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获批“中国科学院煤炭清洁燃烧与气化工程实验室”。大 101 个村全部退出,2.56 万人口高质量脱贫。产业扶贫扎
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同大学 实推进,投资 8.36 亿元,大力发展黄花等特色种植养殖
新型碳素功能材料工程、同达药业高端控释制剂工程“两 项目,积极支持扶贫车间建设等,有效带动 5.5 万户、
大研究中心”成功认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全市高新技术 12.5 万名贫困人口增收。易地搬迁保障有力,“十三五”
企业达到 58 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 16 家,新培育“专精 期 间 已 完 成 94905 人, 完 成 率 100%, 入 住 率 96.8%。
特新”小微企业 20 户、“小升规”企业 65 户,企业核心 2019 年危房改造 27714 户,竣工率达 100%。健康扶贫稳 附
竞争力明显增强。 步实施,全面开展“健康扶贫村村行”“巡回医疗服务” 录
3. 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大振兴成果明显。狠抓 系列活动,覆盖 49 个乡(镇)525 个村,建档立卡贫困
工业大振兴,全市规模企业由 168 家增加到 260 家。传统 户“双签约”达到 100%。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有效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工 加强,“三县一区”完成公路建设任务 265 千米;贫困村
业投资完成 212.3 亿元,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 35%; 电网升级改造覆盖率、易地扶贫搬迁新村电网建设配套率
工业技改投资 78.3 亿元、增长 14.2%;高技术产业投资高 均达到 100%;完成 229 个行政村 4G 网络全覆盖,268 个
度聚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数据产业和现代医药行业, 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全部配套到位。小额信贷、光伏
全年完成 67 亿元、增长 444%。全年实施技改项目 109 扶贫、就业扶贫、驻村帮扶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
个,获得省级奖励扶持资金 1.5 亿元,创历年最高。先进 决胜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制造、通用航空、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 5. 坚决践行“两山”理论,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
成功获批全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大同医药产业联盟 持续开展“巩固大同蓝、建设大同清、厚植大同绿”生态
组建成立,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运 文明建设行动,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增城市
行,比利时迪默透航空发动机制造、中德轻型飞机制造、 集中供热面积 365 万平方米,取缔“散乱污”企业 75 家,
北航小蜜蜂、中车电传动“巨无霸”矿用自卸车、尚镁科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 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三项
技高性能镁合金汽车轮毂、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 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实现“七连冠”。下大气力推进桑
秦淮大数据、普云大数据等一大批转型项目建成试运行投 干河流域综合治理,完成 63 座矿山、5.73 万亩生态环境
产。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3.4%,占规模工业比重 整治修复,特别是举全市之力加大浑源矿山生态修复,实
达 7.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8.4%,占规模工业 现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御河利仁皂和桑
比重达 1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21.3%。扎实推进古 干河固定桥两个国考断面水质改善为Ⅳ类,全面完成省
城文旅业态大培育、云冈景区大扩容、恒山景区大提升、 下达的水质考核目标,由 2018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
长城 1 号景区大建设、火山景区大完善等五大景区提升改 考断面倒数第二跃升改善至前 14 名。全市新增绿化面积
造工程,长城 1 号旅游公路工程建设全面提速,50 千米“火 124.59 万平方米,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
山天路”建成通车,空中游古城览长城、古城府衙保护修 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 43.73%、39.61%、16.3 平方米 / 人,
复、九龙壁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进展顺利,古都灯会、成 公园城市理念先行、标准更加精准。荣获“全国十佳生态
龙国际动作电影周等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左云县三屯村 文明城市”和“中国美丽城市”称号,美丽大同建设成绩
夏都等 8 家经营单位被评为“长城人家”,云州区、灵丘 斐然。
县创建国家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全市全年接待旅游 6. 矢志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