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9 - 大同年鉴(2020)
P. 579
附 录
成果。新能源战略咨询委员会突出高端专家智库集聚人才, 把大同内外长城和外长城风景打造成一道塞外靓丽的风景
再引进一大批科技创新高端人才。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大 道。要统筹整合沿途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文物资源和人
同分所突出中试转化,扩大承接全国范围内的科研项目或 文景观,以“游大同长城、赏古堡风情、品边塞文化”为
中试试验项目,推动 2 ~ 3 家龙头企业建立中试基地,为 主题,推动文化旅游融合,讲好大同长城故事,形成一条
中小微企业开展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开发提供服务。同时, 地域特色浓厚、民族特色鲜明、旅游功能健全、产业效益
全面融入省级智创城建设工程,打造以新能源、通航、生 突出的国家风景大道、长城文化观光带、休闲旅游经济带,
物医药等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升级版。(2)壮大创新主体。 要大力发展长城沿线古村落古堡游,沿线培育一批“长城
规模企业要通过自我革新,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 人家”,让历经岁月的长城“雕塑”成为农民增收的“金
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同药集团生物制药院士 饭碗”,让“中国大同·塞上长城”成为文旅大同的金字
工作站、玄武岩新材料创新研究中心、泰瑞研发中心等“企 招牌。(2)加快大同古城保护修复。古城是大同人民的
业硬核”发展壮大。中小企业要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 精神家园,是大同人民的根和魂,也是大同人民的乡愁。
大企业携手合作,积极组建小型研发机构,完成“从无到 要坚定坚决把保护古城文物、延续古城文脉、传承古城文
有”的突破,形成科技和产业“种子”破土而出、“幼苗” 化作为大同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有序启动和实施古城五
茁壮成长、“小树”加快成材、“大树”集聚成林的生态 个“十字大街”风貌修复、府衙保护修复、代王府东西两
系统。市财政要设立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 侧项目、九龙壁周边环境整治等一批建设项目,持续推进
占比高、创新成果转化多的加大奖励力度。持续推进“企 “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快培育云路街等文化旅游业态,
业股改上市”,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5 户以上、 努力让古城活起来、火起来,充分支持市场和各类企业家
“小升规”企业 60 户以上,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工 全面维护保护开发古城建设,全面提升“中国古都·天下
业企业总量的比重。今年全市规模工业研发方面的支出要 大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提升北岳恒山国家森林
确保增长 10%。(3)集聚创新人才。以人才洼地助推创 公园。北岳恒山是中华地理四极之坐标,是中华民族精神
新高地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创新人才集聚行动, 永续的象征,现已被列入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
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灿、全科盟理事长霍国庆、清华大 要坚持把浑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作为创建 AAAAA 级景区
学启迪能源集团总裁王继武等科学家企业家在行业内的影 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今年再绿化 2 万亩,增绿于山、还绿
响力带动一批;发挥北大 1898 众创空间、太赫兹(产业) 于民,推动北岳恒山、浑源加快生态与文化、旅游的有机 附
国家研究院、清华启迪大同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华为(大 结合,努力打造“人天北柱、绝塞名山”,成为大同发展 录
同)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重点平台作用引进一批;出台创 新的标杆项目。
优环境引才政策 10 条,落实“高校毕业生回同就业八条”, (4)建设桑干河康养产业集聚区。康养产业正在成
继续用好科技创新券,为来同创业者尝试建立住房、子女 为 21 世纪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朝阳产业,成为新
上学、家属就业等绿色通道,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吸纳一批; 旧动能转化的重要产业,成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
加强厅校共建,支持大同大学做大做强,加快大同启迪未 要载体,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在项目建设上,
来能源学院建设,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聚焦本土人才 要加快 398 博爱康养服务中心建设,支持世家小镇建设综
主力军培育一批。(4)培育创新文化。坚持把创新文化 合康养产业示范区,带动黄经世家康养小镇、桑干河冰雪
作为建设新时代大同的一项基础工程,摆上政府重要议事 小镇等转型项目建设步伐。县区以浑源汤头温泉、广灵涧
日程,利用电视、报纸、微信、融媒体、短视频等新兴媒 西古村、灵丘花塔为代表,加快建设一大批康养小城、康
体进行宣传报道,继续做好大同电视台新闻联播后半个小 养小镇、康养小区、休闲康养小村,着力打造康养型全域
时、大同日报一个版面和能源一号每周两讲的全民能源素 旅游示范区,让文化旅游的阳光照在桑干河上。(5)实
质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合理容错机 施平城历史文化大型艺术作品创作工程。以传承北魏文化
制,制定出台大同市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细则,年底召开全 为主线,实施《天下大同》《北魏长歌》“两剧”创排工
市科技创新成果表彰大会,拿出专门资金奖励模范科技工 程,年内要力争完成脚本编制,着力打造两大文旅融合演
作者、优秀企业家、杰出时代工匠,弘扬企业家精神、科 艺剧、历史文化歌舞剧和交响音乐史诗,让大同历史文化
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在全市形成崇尚知识、崇尚人才、 真正活起来,彰显“文兴大同”的独特魅力,彰显大同作
崇尚创新的强大的氛围,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知识人才、 为中国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风貌。
尊崇创新精神,推动大同创新创业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提升 (五)乡村振兴强农工程
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四)文旅产业壮大工程 事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全面小康社会的成
文旅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要按照“大产业、 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实施乡村振兴强农工程,要
大融合、大建设”的发展路径,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突出抓好三大重点。要突出抓好三大重点。(1)加快特
富民产业。今年突出抓好五大重点工程。(1)加快建设 色现代农业发展。聚焦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抓示范,重点推
长城 1 号国家风景道。大同是中国古长城历史文化资源的 进 10 万亩桑干河流域核心示范区项目,确保打造成为全
宝库,境内长城东起天镇李二口,西至左云摩天岭,全长 省标杆项目;在全市大力推广“车河模式”,吸引工商资
263 公里,途经 5 个县(区)。要全面加快工程建设力度, 本参与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
·523·